会议举办 会议举办 会议举办 会议举办

BFC Group-专注医疗健康领域的精品投行

助力你成为全球领导者

2021 第七届BFC医疗健康产业商务发展与投资合作交流会

2021年10月12日,由BFC group主办、国金证券冠名赞助的第七届BFC医疗健康产业商务发展与投资合作交流会在上海JW万豪酒店成功举办。第一天的会议议程以商务发展合作研讨为主,我们有幸邀请到众多国内外行业大咖共同探讨了医疗健康产业细分领域的商务发展合作趋势及机会。现场气氛热烈,座无虚席。

开场报告由BFC的商务拓展负责人,陆琦雯副总裁为大家带来了跨境”产品授权许可”趋势的分享,具体介绍了近十年来BD交易的数量、类型及趋势。她指出虽然新冠给跨境交易带来一定的难度,但从数据上看2021年跨境交易占比已经回到疫情前状态,而且随着本土企业研发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助力了更多中国企业获得全球权益,2021年全球权益的交易数量有的显著的增加。此外,她还宣布了BFC将首次发起BD领域年度影响力榜单评选活动,旨在促进医疗健康产业BD更好的发展。

 第一个圆桌讨论在辉瑞全球战略及商务发展亚洲负责人杨樱副总裁主持下,连线了Zymework商务发展&联盟管理副总裁David Poon、Cybrexa CEO Per Hellsund、勃林格殷格翰Licensing部门总监Angelika Bonin-Debs以及Cullian Oncology CSO Patrick A. Baeuerle,与主会场的友芝友生物CEO周鹏飞先生一同就双抗、ADC目前在国际国内的竞争形势以及中国、北美及欧洲生物医药公司在开发双抗、ADC产品的不同产品定位与策略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同时也与在场的听众们分享了双抗与ADC领域投资机会。


屏幕第一行从左至右:Patrick A. Baeuerle(Cullian Oncology CSO)、David Poon(Zymework商务发展及联盟管理副总裁)、杨樱(辉瑞全球战略及商务发展亚洲负责人)屏幕第二行从左至右:Angelika Bonin-Debs(勃林格殷格翰Licensing总监)、Vishwas Paralkar(Cybrexa CSO)、Per Hellsund(Cybrexa CEO)台上右侧:周鹏飞(友芝友生物CEO)

第二个圆桌讨论在主持人科律律师事务所主管合伙人张扬的主持下,同样采用线上线下共同讨论的方式,在线连接了强生亚太区创新中心交易与早期创新合作副总裁Andrew Wong、百济神州商务发展高级副总裁Guillaume Vignon、Tybourne Capital董事总经理Bosun Hau、MIG AG合伙人Matthias Kromayer,与主会场内的诺华商务发展中国区负责人宋君女士及安进商务发展负责人陈泳峰先生,共同探讨了“创新药新形态——未来三到五年交易趋势”。对于近年来涌现的基因编辑、基因疗法、RNA药物、细胞疗法等,嘉宾们表示并不会一味追求新的治疗方式,而是会衡量利弊,综合考虑经济效益、药物安全性、治疗获益后选择采用最合理的治疗方式。大药企以及生物科技公司目前都采用不同方式,包括:产品授权、JV、M&A获得创新的治疗方式/平台,但最重要的还是要关注新的治疗方式能否为病人解决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以及新的疗法(平台)是否符合公司战略发展的需要。


屏幕第一行从左至右:Matthias Kromayer(MIG AG合伙人)、Andrew Wong(强生亚太区创新中心交易与早期创新合作副总裁)屏幕第二行从左至右:Guillaume Vignon(百济神州商务发展高级副总裁)、Bosun Hau(Tybourne Capital董事总经理)台上从左至右:宋君(诺华商务发展中国区负责人)、陈泳峰(安进商务发展负责人)

第三场研讨会邀请到了优卡迪生物CEO俞磊先生、中因科技董事长兼CEO钟显成先生、波睿达生物董事长兼CEO张同存先生、诺洁贝生物董事长兼CEO蒋立新先生及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细胞产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韩忠朝先生,围绕“细胞与基因治疗跨境合作——机遇与挑战”进行探讨。对于同靶点、同适应症扎堆的形势下,如何解决产品差异化的问题,几位嘉宾不约而同都提到创新这个关键词,技术创新、工艺创新、质量创新在细胞产品开发中对降低成本至关重要。创新制药的产业链很长,只有从基础试剂耗材等原材料上都具有自主生产的能力,才能不在国际化竞争中被卡脖子。整场讨论在国投创业执行总经理万津女士的风趣主持下,氛围轻松愉快。


从左至右:万津(国投创业执行总经理)、俞磊(优卡迪生物CEO)、钟显成(中因科技董事长兼CEO)、张同存(波睿达生物董事长兼CEO)、韩忠朝(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细胞产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蒋立新(诺洁贝生物董事长兼CEO)

最后一场讨论围绕香港IPO趋势及北交所新政的主题,各位嘉宾对生物医药企业如何在产品研发、BD等领域提前布局,以及生物医药企业在未来在港股及北交所上市所面临的新环境与挑战,分别从投行、券商和律师的角度发表了专业的见解,为在场观众拓宽了思路。


从左至右:李昱欣(BFC group副总裁)、李颖(美林(亚太),美国银行董事总经理)、刘毅铭(科律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施健(国金证券保荐代表人)、唐马克(Good Health Capital合伙人)

2021年10月13日,由BFC Group主办、国金证券冠名赞助的第七届BFC-国金证券医疗健康产业商务发展与投资合作交流会在上海JW万豪酒店继续举办,医疗健康市场的回顾、2场嘉宾圆桌讨论和40多家企业路演吸引了600多名观众到场观摩将会议推向高潮。


首先,BFC Group副总裁吕嘉明带来了“中国过往18个月医疗健康产业投资回望”主题演讲,结合了实践经验和市场专业数据,阐述了近一年半以来医药行业的风向,以及分析了医药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表现情况。之后,BFC Group董事总经理David Chen为本次会议带来了精彩的欢迎致词,在对本次会议的整体安排和设计做介绍的同时,也向在场的来宾预告了“年度BD风云榜”的评选活动。


吕嘉明(BFC Group 副总裁)


David Chen (BFC Group 董事总经理)

接下来,5位投资界赫赫有名的资深专家对“未来10 年生物医药投资风向与新赛道”进行的探讨。在尚珹资本合伙人裘育敏的主持下,龙磐投资创始合伙人余治华、千骥资本董事长& 管理合伙人吴骏,博远资本创始合伙人陈鹏辉,晨兴创投董事总经理薛文煜,分别发表了自己对未来10年生物医药投资市场和投资机会的理解与展望。龙磐投资创始合伙人余治华认为基础研究是发展的基石,未来抗体、融合蛋白等赛道热度仍将继续。千骥资本董事长& 管理合伙人吴骏谈到了医疗设备和器械领域,认为即使有集采的影响,但是真正拥有创新、有技术门槛的产品,仍会得到市场的认可。博远资本创始合伙人陈鹏辉谈到了基因、细胞治疗领域时提到,投准创始人团队、选择正确的科学方向,是未来10年生物医药投资的关键。晨兴创投董事总经理薛文煜更多的谈及了跨界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认为这些创新的技术受限于医疗领域的严格管理,出现之初会更多应用在其他领域,积累了足够的经验之后来到医疗领域,会带来新的思路和突破。

主题研讨未来10 年生物医药投资风向与新赛道,从左至右裘育敏(合伙人,尚珹资本)、余治华(创始合伙人,龙磐投资)、吴骏(董事长& 管理合伙人,千骥资本)、陈鹏辉(创始合伙人,博远资本)、薛文煜(董事总经理,晨兴创投)

在今天的第二场圆桌讨论环节,我们也有幸邀请到几位行业专家针对“未来五年生物药企科创板上市的机遇与挑战”这个主题进行了探讨。在国金证券业务董事宋维的主持下,涌铧投合伙人陈文、国金证券董事总经理李敬雷、国金证券董事总经理常厚顺、成都先导CEO李进发表了自己对生物医药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机会的见解。讨论过程中,涌铧投合伙人陈文认为更多平台技术型的公司将会进入科创板,同时真正的创新,做到“me better”的公司亦有得到更多的支持和认可。国金证券董事总经理常厚顺提到科创板审核相关的话题时,重点提到“科学创新、规范化、业绩表现”是关键。成都先导CEO李进作为在场上唯一的企业家,提到了利用资本市场的支持,快速拓展技术平台,积累技术,完善产出,推动持续的业绩增长,是科创企业发展的基石。国金证券董事总经理李敬雷谈到二级市场对于科创板的认识,提到科创板推动了资本市场对于创新的重视,医药板块的分布愈发均衡,对于二级市场的发展亦是有极大的益处。

主题研讨未来五年生物药企科创板上市的机遇与挑战,从左至右宋维(业务董事,国金证券)、上海证券交易所嘉宾、陈文(合伙人,涌铧投资)、李敬雷(董事总经理,国金证券)、常厚顺(董事总经理,国金证券)、李进(CEO,成都先导)

下午,40余家医药企业分别在生物医药、诊断器械和医疗服务三个分会场同时进行路演,每个会场均座无虚席。路演后许多嘉宾都与路演企业进行了更深入的交流,这也达到了BFC举办交流会的初衷和公司的愿景:为企业与投资人之间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助力企业茁壮成长。


陈小平(董事长,硕佰医药)


2021年10月14日,由BFC Group主办、国金证券冠名赞助的第七届BFC-国金证券医疗健康产业商务发展与投资合作交流会进入尾声。今天的会议首先是由一场关于“医疗健康行业交易趋势——2021年并购与IPO交易,以及2022年交易展望”的圆桌讨论拉开序幕。在Datasite大中华区负责人顾伯涛的主持下,BFC Group董事总经理David Chen、维亚生物副总裁蔡建华、德福资本董事总经理易琳、健耕医药副总裁&董事&合伙人杨晓岚分别就这一主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圆桌讨论“医疗健康行业交易趋势——2021年并购与IPO交易,以及2022年交易展望”,从左至右David Chen(BFC Group董事总经理)、杨轶(君联资本执行董事)、顾伯涛(Datasite大中华区负责人)、蔡建华(维亚生物副总裁)、易琳(德福资本董事总经理)、杨晓岚(健耕医药副总裁&董事&合伙人)

随后,18家企业分为了诊断器械、生物医药、医疗服务三个分会场继续进行路演,吸引了众多投资人慕名赶到现场进行观摩。


张彦涛(泰励生物创始人&CEO)


英伟文(珃诺生物创始人&CEO)

下午,BFC举办了6个精彩的嘉宾讨论专场,分别覆盖了肿瘤免疫、创新药、诊断、创新器械和诊断服务等多个热点领域。

首先围绕着“后PD-(L)1时代免疫治疗新策略”,在洪泰基金董事总经理姜非的主持下,健康基金总经理周伊、维立志博首席科学家凌虹、健信生物CEO刘佳建、领诺医药CEO韩照中分别进行了精彩的分享。其中,健信生物CEO刘佳建提到对比K药和O药在国外的销售情况,他个人看好后续PD-(L)1的销售市场有翻倍增长的机会,另外健康基金总经理周伊提到未来会更加关注融瘤病毒领域,目前该领域最主要的限制在于给药途径和较高的生产工艺要求,如何突破到静脉注射、降低生产成本,将是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之一。

圆桌讨论“后PD-(L)1时代免疫治疗新策略”,从左至右姜非(洪泰基金董事总经理)、周伊(健康基金总经理)、凌虹(维立志博首席科学家)、刘佳建(健信生物)、韩照中(领诺医药CEO)

第二个讨论的议题是“小分子药物的未来之路”。在主持人国投创业副总裁陈筑熙的主持下,壁辰医药CEO陈晨、红云生物创始人黄鑫、KBP Bioscience CFO方程、泰励生物CEO张彦涛、亚瑟医药CEO刘洪斌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主题讨论。KBP Bioscience CFO方程在讨论中提到,小分子药物生产企业应该坚持专注在坚持自主研发和国际化经营,同时市场和商业化也会反向决定研究的方向。而红云生物创始人黄鑫认为小分子药物不会过时,未来甚至有颠覆市场格局的潜力。

圆桌讨论“小分子药物的未来之路”,从左至右陈筑熙(国投创业副总裁)、陈晨(壁辰医药CEO)、黄鑫(红云生物创始人)、方程(KBP Bioscience CFO)、张彦涛(泰励生物CEO)、刘洪斌(亚瑟医药CEO)

第三个讨论主题“诊断服务领域发展趋势”,在翰颐资本创始主管合伙人周颖华的主持下,亿康基因CEO陆思嘉、量准科技董事长&首席科学家刘钢、华金资本董事总经理牛新乐、盛山资本合伙人沈强进行了探讨。其中华金资本董事总经理牛新乐认为肿瘤诊断的技术发展与临床的实际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希望未来还有更多的创新涌现,带来行业的爆发增长。亿康基因CEO陆思嘉认为在具体发展方向方面多组学是未来,License in是“组合创新”的一大利器,量准科技董事长&首席科学家刘钢对此也是赞同,同时也提到多学科的组合,设备、器械、耗材、软件未来都可以互相license in。

圆桌讨论“新药研发:从基因重组编辑到创新生物疗法”,从左至右汤音樵(翰颐资本合伙人)、陆思嘉(亿康基因CEO)、刘钢(量准科技董事长&首席科学家)、牛新乐(华金资本董事总经理)、沈强(盛山资本合伙人)

第四个圆桌讨论的议题是“新形态的创新药开发”,由礼来亚洲基金董事总经理邹洁羽主持,珃诺生物创始人&CEO英伟文、,艾棣维欣董事会副主席张璐楠、上海生物医药基金合伙人温弘 、道远资本创始合伙人章达峰针对创新药的发展方向和重点、目前的处境和市场的需求发表了各自的意见,并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圆桌讨论“新形态的创新药开发”,从左至右邹洁羽(礼来亚洲基金董事总经理)、英伟文(珃诺生物创始人&CEO)、张璐楠(董事会副主席、执行董事,艾棣维欣)、温弘(合伙人,上海生物医药基金)、颜士翔(合伙人,本草资本)

 第五个圆桌讨论是关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趋势”,在奥博资本董事应大为的主持下,拜奥新有限公司首席医学官陆志红、绿谷医药研发总监张靖、瑞金医院神内主任汤荟冬、科瑞德制药副总经理陈功政参与,就中枢神经的药物发展趋势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其中科瑞德制药副总经理陈功政提到了抗抑郁药,认为这类药需要AI技术在前期筛选时发挥作用,这样可以极大的降低成本,同时用药人亦需要筛选,可以显著的提高成功率。

最后一个圆桌讨论的主题是“创新医疗器械的突围之路”。由康禧全球投资基金合伙人肖汀主持,迪泰医学董事长孙建国、恒旭资本董事总经理薛宁、华塘医疗副董事长兼执行董事金路、南微医学战略投资总监焦德智参与讨论了医疗器械的创新和发展的方向,其中南微医学战略投资总监焦德智首先谈到了集采,他的观点是集采对于器械的影响恐慌成分更多,尤其是中小型的内资公司,有可能是一次契机,更好的推动企业创新。华塘医疗副董事长兼执行董事金路认为“集采是国家在用有限的资金让病人或者,而创新则是让病人活的更好”。迪泰医学董事长孙建国谈到了临床的实际需求,认为临床最关注的是“安全、有效”,国内企业发展核心技术是关键,此外应该努力降低成本,恒旭资本董事总经理薛宁谈到“国产替代”给国内企业带来了机会,但是过往临床KOL的学习和习惯都是外资医疗企业培养的,如何实现转化,仍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


圆桌讨论“创新医疗器械的突围之路”,从左至右肖汀(康禧全球投资基金合伙人)、孙建国(迪泰医学董事长)、薛宁(恒旭资本董事总经理)、金路(华塘医疗副董事长兼执行董事)、焦德智(南微医学战略投资总监

为期三天的第七届BFC-国金证券医疗健康产业商务发展与投资合作交流会顺利开展并谢幕。2场关于资本市场的回顾与展望演讲、13场嘉宾讨论、60余家企业路演累计吸引超过600名观众到场观摩。BFC将持续为企业与投资人之间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